阅读正文
考生可在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自学考试版块信息发布台和微信公众号“北京自考综合服务平台”的通知里查看第一批24个专业的新计划及相关安排。自2023年10月31日起,考生可在专业计划查询(zkxcx.bjeea.cn)查询新计划的具体课程和新旧课程替代。为方便考生查询对比,专业计划查询系统将分开设置新计划和旧计划。
举例:旧计划的英语(本科)专业,新计划的专业名称变为英语(专升本)专业,专业计划查询系统中将增加“英语(专升本)”,同时保留“英语(本科)”。
业务 | 执行时间 |
添加专业 | 2024年起,按照新计划添加专业 |
报考及考试 | 2024年起,按照新计划报考、考试 |
申报论文 | 2024年12月最后一次按旧计划申报本科论文; 2025年6月起,按照新计划申报本科论文。 |
办理毕业 | 专科:2024年12月最后一次按旧计划办理专科毕业; 2025年6月起,按照新计划办理专科毕业。 |
本科:2025年6月最后一次按旧计划办理本科毕业; 2025年12月起,按照新计划办理本科毕业。 |
专 业 | 考试、论文及毕业安排(2024年起) |
新闻(专科)、新闻学(本科)、广播电视编导(独立本科段)、动画(独立本科段)、教育技术学(专升本)、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酒店管理(独立本科段)及能源管理(专科)共8个专业 | 专本科外语课程分别调整为英语(专)和英语(专升本)。 各“专升本”专业不再安排日语㈡(00016)、俄语㈡(00017),可参加英语专业(专升本)中第二外语(日语)(00840)、第二外语(俄语)(00839)的课程考试来替代外语课程。 除外语以外的其他课程继续按照旧计划安排课程考试。 继续按照旧计划申报论文、毕业与学位,直至停考过渡期结束。 |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 | 具体安排将另文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北京自考信息发布台和微信公众号(北京自考综合服务平台)。 |
计算机网络专业(独立本科段) | 具体安排将另文通知。请考生及时关注北京自考信息发布台和微信公众号(北京自考综合服务平台)。 |
8. 为什么有的课程没出现在文件的新旧课程顶替关系中?
考生已经合格的课程,如没有出现在此次公布的新计划中新旧课程顶替关系里,一般存在三种情况:一是考生通过的课程在新计划中仍然使用,无需顶替。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3709)等,新旧计划中课程名称和代码完全相同,所以视为一门课,不用设置顶替关系;二是考生的课程属于上一执行期的课程,即为上图左侧的课程,此次在文件中不出现,我们会在管理系统内设置,考生可通过网站专业计划查询具体查看;三是考生通过的课程是更早执行期的课程,此次调整前已经无法顶替现执行期的课程。
9. 旧课顶替新课是否需要办理手续?
新旧课程顶替一般无需考生办理手续,系统会自动提取旧计划课程合格成绩顶替新计划课程。特殊情况仅见于法律(独立本科段)的部分课程(专科层次课程):
下表3取自法学专业(专升本)与法律(独立本科段)中的专科层次课程顶替关系。需要先在个人中心办理免考手续(此功能预计明年上线),方可用旧执行期课程顶替新执行期课程,且办理免考手续的课程仅可在申报法学专业(专升本)的论文和毕业时使用。
特别提示:法律(独立本科段)与新计划法学(专升本)中的课程顶替,考生只需要办理表3的课程免考,表2课程(见通知)无需办理。
10. 新旧课程顶替关系里的“任意一门顶替任意一门,门数对等”是什么意思?
“任意一门顶替任意一门”是指考生可选择旧执行期“N选1”中任意一门课程,然后用来顶替新计划“N选1”中的任意一门课,课程数量对等即可。
11. 新计划实行后,申请学位对英语课程有什么要求?
参加各专升本专业学习的考生,若要申请学位,原则上均需参加专业计划内设置的课程“英语(专升本)”的考试,或者符合英语课程免考规定(具体规定见: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免考课程的规定(2008年修订))。考生已通过的英语(二)(课程代码:00015)成绩依然有效,可以替代英语(专升本)(课程代码:13000)。
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主考专业的考生,如果未取得“英语(专升本)”合格成绩,须在选设课程中另加考2门课程补足学分,满足毕业条件后先申请毕业。然后在取得毕业证书一年内,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自考学士学位外语学业水平考试,凭借合格成绩申请学位。
12. 考生如果想继续考日语(二)或俄语(二)怎么办?
新计划将不再设置日语(二)(00016)、俄语(二)(00017),考生可以添加报考英语专业(专升本)中的课程第二外语(日语)(00840)、第二外语(俄语)(00839),取得合格成绩后顶替英语(专升本)(13000)。
13. 本次新计划为什么没有公布课程使用教材和课程说明?
课程使用教材将于2023年11月中旬随2024年自学考试时间安排一同公布。因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尚未下发全国统考课程的课程说明,故课程说明公布时间待定。
14.新计划开始执行后考生应注意哪些问题?
对于正常开考专业,考生应特别做好以下2个问题:
(1)考试安排。自2024年上半年开始,将按照新计划课程安排考试,2023年10月将是旧计划课程最后一次考试。需要考旧课程的考生,应抓住2023年10月最后一次旧课程考试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新计划仍然沿用了部分旧计划课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新计划中继续开考。
(2)新旧衔接过渡期安排。在2024年新旧衔接过渡期内,考生考新课程替代旧课程,按照新旧课程“门数对等”完成旧计划的论文与毕业,简单说,只要符合旧计划的总门数要求即可。过渡期结束后,将严格按照各专业新计划中规定的课程设置、课程替代申报论文与毕业。考生要特别注意做好新旧衔接过渡期的考试与毕业(论文)安排。
对于停考专业,考生可按照上述停考过渡期安排做好考试、毕业等规划,建议考生抓紧时间完成考试、论文、毕业与学位等,停考过渡期结束后将不再安排。
相关链接:北京市关于2023年新专业考试计划及相关安排的热点问题解答(视频版)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3 北京自考网(bj.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